大猫
Notes:
- 叶护是突厥语官名。这个人在史料里没有留下名字,通常称为叶护太子。
- 买卖豢养野生动物是违法的。封建糟粕请勿模仿。
十五岁,在汉人是刚刚束起头发告别童稚的年纪,在普遍短寿的蕃族已看作和成人无二的男子汉,许多人在这个年龄已经成婚甚至生儿育女。所以当郭子仪仍像往年那样双手藏在背后,哄着孩子“闭上眼睛”的时候,父子俩都忍不住笑起来。
但浑进还是顺从地闭上眼睛。抿着嘴唇,抿不住春水般四溢的笑。
“好了没?”
回答他的是怯生生的一句,喵。
孩子尖叫一声睁开眼,从郭子仪手里捧过一团软热的毛球,乐得想要跳起来打滚。然而一闪念间,顾及猫崽子的安全,竟忍住了。
浑释之对这礼物颇有微词:“早该收心做人了。二哥还当他是携在胳膊底下的娃娃。”
郭子仪对浑释之也颇有微词:这么一个伶俐体贴的齐全孩子,搁在郭家,含在嘴里都怕化了。他可好,十一岁就领着上阵厮杀,那时候娃娃还没有横刀长!心惊胆战这几年,好容易孩子大了,不再担心阵前磕碰,却又开始赶鸭子上架逼他读书。拜谁为师不好,偏要拜李光弼!
心疼死了。郭子仪只碍着同袍颜面没好意思说出口。背地里带着那孩子无所不至,变尽办法宠上天去。然而好景不长,浑氏父子跟着李光弼去了振武,一年到头只能见两三次。每次见面都只顾惊叹“怎么能长这么高”,除此之外竟渐渐没了多少共同话题。
郭子仪面对浑释之的抗议振振有词:“他眼看要成家,先学学照顾崽子。横竖猫崽子跟人崽子不差什么,一般吵闹难缠。”
浑进懵懵懂懂地剜了他一眼,搂着一团温香软玉不知怎么才好,低头想去亲一下,冷不防先被舔了一脸猫口水。
众人大发一笑。李光弼揉揉孩子的后脑勺:“它的意思是,从今往后你就是它的了。可要用心伺候。”
猎豹名叫菩萨。等长开了身量,凝神端坐,骨肉停匀,似真有几分健驮逻石像的婀娜风韵。起初她只认浑进、浑释之同李光弼三个人,除此之外见人就缩,连郭子仪都不能幸免。一到了出猎的大场面就只好瑟瑟地蹭进小主人怀里,连累浑进吃了多少笑话。后来听取安重璋的主意,聘了条细犬来哄着她,终于放开了胆子不再怕人。成日里跟狗滚在一处,也总算褪去娇痴,有了正经畜生相。那时浑进在振武跟着众将围猎,菩萨蹲在马鞍后面,将两爪搭在小主人肩头,有一搭没一搭地踩着奶。两边雁翅排开四五个胡儿同浑部亲兵,架鹰的架鹰,牵狗的牵狗,还有一个昆仑奴专门给菩萨背着一篓子肉。⸺那畜生挑食得紧,只吃八分熟的肥羊肉,寻常猎物只管咬着玩,一口都不下肚。
被这一群人簇拥在中间的是皋兰都督的长子,腰间一条镶金嵌玉的蹀躞带是贞观年间浑部内附时天可汗亲赐之物,带扣上一块虎纹羊脂玉彰示他未来酋长的高贵身份。少年虽是这样众星捧月被捧大的,却全无骄矜之气。下马来脱了裘帽,换上襕袍,和那些山东旧族世家子弟便只差着一双星宿海般的蓝眼睛。
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少年读左传,读汉书,偷偷摸摸地学着史记的笔法写他自己的故事,从来没敢拿给严厉的老师看过。而他空学了一身照顾猫崽子的小意殷勤,还没来得及在少女和婴儿身上实践,天宝年便到了尽头。
李光弼从长安回到朔方的时候,昔日在振武军中的部曲已经星散。浑氏父子带着整个部落重回李光弼麾下,成了他在平叛初期的主力。从振武启程的时候浑释之不许儿子带猎豹:
⸺哪有带猫打仗的!
⸺她一口就能咬断一个脖子!你能么?!
为此父子大吵一架,闹到主将都闻风前来调解。浑释之气得冒烟:一辈子的老脸都被这一只怂猫丢尽了。而菩萨始终盘在主人怀里专心致志地舔自己华贵的毛皮,耳朵都不曾转一下。
李光弼耐心听完两人理论,对浑进道:“这次出征不比往日。她要吃苦的。你想好了,自己决定。”
少年犹气得满脸通红,想也不想就点头不迭指天誓日:“她吃肉,我吃粥。粥也没了,让她啃我的腿。只不关你们事!”
李光弼领军东出井陉,是官军在洛阳陕州连遭惨败之后第一次正面挑战叛军大后方。官军无论兵力还是地利都处于劣势,却凭借稳扎稳打和河北军民的拥戴迅速在常山站住脚。浑进屡立战功之际,夜间帐中无人,一行解甲一行对大猫笑道:所谓渔阳鼙鼓也不过如此,别听他们平白吓唬你。顶多再有两个月,我抱你去蓟州看大海!
菩萨厮杀一天,已经睡成一滩泥,连打呼噜的力气都没了。
真正的危机开始于至德元载二月,史思明放开围困数月的饶阳,扑向常山来解决心腹之患。官军分驻数县,每处只有两三千的兵力来对付数倍于己的叛军。第二天凌晨有村民来报说叛军昼夜进军一百七十里,前锋已到九门县。李光弼料定他们如此急行必定人困马乏,大约要造饭暂歇几个时辰,正是主动出击的好机会。遂遣浑释之父子领步骑两千,潜行包抄敌军营地。到日出时一声号角,纵兵四面掩杀。叛军大半还饿着肚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战自溃伤亡惨重。
冲锋的骑兵中时隐时现一个文彩斑斓的身影,在乱兵和马蹄中间左扑右掀,上下翻飞只如闲庭信步。那畜生如今也不挑食了,赶上煮肉的锅竟还能忙里偷闲吃两口早饭。浑释之在中军里远远看见,朝儿子喊道:“把猫弄回来!看中了箭,不是耍的。”
“她比箭还快呢。让她跑去。”话音未落,浑进忽望见一小队叛军从混乱中突围东去。少年人眼尖,立刻认出队中一人衣甲不凡,想是主将逃去投史思明。当下拨转马头直取其人。一边飞驰一边呼哨一声,大猫一阵风追上来,行云流水地跳上马背,将口中衔的羊肉撂在主人肩头。
浑进对这礼物只好心领,取箭时顺手蹭了蹭肩上毛爪,“这不算数。下次记得咬个耳朵回来。”
说话间已追到叛军后面射程之内。少年拈弓,先取跑在最前面那匹马。一箭射中马后腿,谁知那马格外顽强,剧痛之下步伐竟未乱。骑手训练有素,立刻偏转马头避于道旁,让后面的主将先过。
浑进暗道一声晦气,一面加鞭一面觑着那主将,只恨离得太远瞄不准。正焦躁时,菩萨忽然从鞍上跳下来,闪电一般冲上前去,比马足快了一倍。眨眼间追上叛军,照着主将的坐骑一个飞扑,钢钉般的利爪扎进马臀撕开八道血痕。再厉害的马也受不得这般惊吓,当下乱了脚步,人立起来试图摆脱身后的掠食者。
就这电光石火的一刹那,浑进跃马赶到,瞄准肩甲下的缝隙拉满弓,一箭洞穿叛将李立节的左肩。牙兵们见主将落马,大伙官军追了上来,也都一哄而散。少年朝大猫喝声彩,纵马过去要绑人。谁料就在此时,方才掉队的骑卒斜刺里冲杀过来,挥刀直取少年的脖颈。
浑进始终忙于骑射,根本没有近战的准备。眼见白刃劈空而落,只得举弓去挡,头脑里一片空白。等回过神来时只见猎豹已扑向利刃,一口咬住骑兵的脖子,落下马来滚成一团。须臾尘埃落定,骑兵被咬穿动脉失血而死,菩萨身上也结结实实挨了几刀,美丽的皮毛都被鲜血浸透了。
少年根本不记得那天他们是怎么把猎豹带回常山的。之后一连数天他的意识都极为模糊,眼里心里只剩下菩萨的伤口,菩萨的高烧,菩萨的血,菩萨的命。偶尔听见父亲和主将议论常山被围,军中乏粮,一个字一个字分明灌进耳朵里,却完全不能辨别其中的含义。
那也是他平生第一次知道猫类动物极善于隐藏病痛。即便伤到奄奄一息的地步,菩萨自始至终不曾发出一丝悲鸣。只在主人偎着她流泪的时候不住地颤抖,用尽最后一点微弱的力气挪动身体,想和少年贴得更近些。
十来天过去,少年熬得形销骨立。浑释之看不过眼,趁夜里悄悄将儿子从大猫床边抱走了。
次日早上浑进醒来,第一眼看到的是父亲温和却没有笑容的脸。“阿进。你现在是大唐的中郎将。国家有难,河北二十四郡苍生倒悬。李大夫在城头上日夜血战,你就缩在这里哭你的猫。自己想想去,愧不愧。”
少年登时脸红到耳根,只片刻就将下唇咬出一排血印。似乎是李大夫三个字终于唤醒了他的神智,沉默过后怯怯问道:“真的……缺粮吗?”
浑释之眼看儿子难过,说不心疼是假的,却强撑着没有流露一丝情绪,只点头道:“朔方军从关中过来接应,至少还要一个月才能到。⸺李大夫来和我们说这些,是把你当个大人看。”
浑进一骨碌爬下床。“我再去看看菩萨。就一眼。然后你带她去吧。哪里都行,只别在我眼前……”
“什么?!”
少年直勾勾看进父亲瞳仁里:“她的伤治不好了。我都知道。她受够了疼。熬下去也只是遭罪。你带她去野地里,给她个痛快。”说罢头也不回地跑出了军帐。
一个月后朔方军主力如约前来支援。两军会师之际少年扑进郭子仪怀中,旁若无人地哭了个昏天黑地。郭子仪从未在军前失态,那天竟也反常地泪如雨下,搂着少年哭成一对泪人。
之后过了好几天郭子仪才知道浑进失去了猎豹。又过了好几天浑进才知道,郭子仪在驰援河北的路上失去了长子。
而那时他们都不知道的是,这令人窒息的黑暗和苦难还只是刚刚开始。
国都失陷之后朔方河东两军被迫放弃河北十三郡的辉煌战果,西撤灵武以辅卫新君。李光弼朝觐之后即刻驰赴太原守城。浑释之父子则跟随郭子仪图复两京。
许是潼关之败在将士们心头留下了太过惨痛的阴影,关陇诸道军面对两京一线的叛军总在战机最关键处心生怯意,几番努力都付诸东流。第三次从长安周围铩羽而归后,郭子仪提出邀请回纥精骑助战的建议,一切反对理由在对于胜利的迫切渴望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回纥四千骑兵很快到达凤翔,迎接的唐国君臣皆惊讶于其统帅的年轻。而郭子仪转过身拍拍浑进的肩膀:“你从小闹着要哥哥,这回有了。”
那时候少年暗地里咬着牙,一声不言语,心里倒有八分不以为然:回纥兵看去也不过如此。若论操戈弄矢攻城拔寨,自己哪样不如人!
香积寺的激战中浑进总是忍不住远远窥望回纥军中的叶护太子。那人听说长他三岁,却因为脑后一排飘飘洒洒的长辫子,看去尚还有三分孩子气。回纥的马刀比横刀略短,刀刃弯出一个俏丽的弧度。被那年轻的蕃将拈在手里仿佛没有重量一般,所过之处杀人如割草一般流利。正在拼白刃的当口,叛军中一个将领突围而出,叶护当即拨转马头紧追不舍。浑进在远处看见,心里莫名咯噔一声,似揪起什么惨痛的回忆。正准备过去相助,却见叶护砍杀的间隙拿足尖踏开角弓,一手挥刀一手控弦,行云流水一箭致命。
浑进情知那人根本听不到,还是不由自主喝了声彩。暗地里也想学他弓刀并举,谁知弄巧成拙险些从马上跌下来。少年悻悻收了手,心想着,就算为了学艺,怎么也得认识一下这太子才好。
当日唐军大获全胜。晚间听说长安城内叛军连夜逃窜,浑进兴高采烈地跑去中军帐庆贺。到门口却被卫兵拦下,僵持中隐约听见帐中是郭子仪和浑释之忧心忡忡的低语。
聪明如浑进,只一耳朵就听懂了原委,一把搡开卫兵,咣的一声踢开帐门,满脸都写着被背叛的震惊:“你们,你们要让回纥兵劫掠长安?!”
浑释之愣了一下,正要解释什么,郭子仪轻轻按住了他。“是我。不干你阿爷的事。”
浑释之还是抢道:“这是圣上与英武可汗订立的盟约:城池土地归唐,金帛子女归回纥。你小孩子家不要乱说。”
少年从父亲看到郭子仪,又从郭子仪看到父亲,也不知自己想说什么,只觉整个下颌都在抖。最后他一跺脚,扔下一句“你们等着”便飞跑出去。郭子仪连忙命人去寻他回来,倒被浑释之拦下了。“多半是去找那回纥太子了。孩子们兴许真有孩子们的办法。只不必担心他。”
那夜浑进不但孤身冲进回纥营地,甚至打算冒死去闯广平王的寝帐,好在一番曲折之后弄清楚原委:广平王已与叶护约为兄弟,不顾身份亲自拜于叶护马前,求他看在手足情面上放过长安平民。“倘若洗劫西京,风声传到洛阳去,吏民畏惧官军,怕不要誓死效贼。⸺愿至东京乃如约。”
叶护太子受宠若惊,下马回拜:“当为殿下径往东京。”
第二日官军入城,果然军容严整秋毫无犯。至此浑进总算对那回纥太子心折到十二分,当天晚上就带着最好的酒前去拜会。叶护与他一见如故,携着手就要结拜。浑进慌忙谢绝:“广平王是储君,他和你拜过兄弟,我们便做不得兄弟了。”
叶护歪头:“你也要守汉人的规矩?”
“我家五世唐臣,自然要遵臣节。”
叶护一抿薄唇没有答话,却从领口里掏出一个狼牙挂坠,不由分说按进少年手里。“我不是唐臣,只管认你做兄弟。你随意。⸺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他说这颗牙的主人便是娶了匈奴公主的那头苍狼。你我都是他们的子孙,天生便是兄弟。”
叶护的祖父即是回纥的开国可汗。浑进也略知铁勒族的古老传说,立即领会这礼物贵重无比。下意识想要推辞却无论如何也舍不得,遂将吊坠仔细贴身挂好,又解下镶玉蹀躞带,郑重捧给对方作为回礼。
晚间浑进大醉回营,浑释之见儿子不但违令酗酒,还拿传家宝去与叶护订契,登时一口老血吊到嗓子眼。张口结舌了半晌,终是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后来有一次两个少年聊得兴起,叶护说漏了嘴:本来想拿狼牙吊坠去换广平王的玉鱼符的,谁知广平王竟不答应。
浑进想笑又不敢笑,捶着叶护的肩膀憋得脸都紫了。“真有你的。怎么不去找圣人换我们的传国玺。”
从长安到陕洛那一路的的苦战,在两个铁勒少年的欢声笑语间只好似一场淋漓畅快的围猎。他们正在春草般恣意生长的黄金年华,年轻的身躯里蓄满了挥洒不尽的青春活力。白天在战场上拼杀犹不尽兴,夜里千方百计谋划着偷袭劫营。郭子仪被他们闹得一个头两个大,怒而给浑进下了宵禁令:天黑之后不得离营。
这下两人无事可做,只得并排躺在帐篷外面看星星,唧唧咕咕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浑进给叶护讲他在汉人典籍里读来的故事,讲他的偶像卫青霍去病,不料被致以“他们打匈奴,匈奴是我们祖先”的灵魂拷问。少年对天翻个白眼,搜肠刮肚了一会儿,改讲起周亚夫军令如山、揖见天子、长驱讨平七国之乱的历史。
叶护听得出神,却不信汉家竟有这样强项的将军。
“那是你没见过我四哥哥。他叫李光弼。你听说他守太原挖地道的事了么?等打完仗我带你去……”
叶护稍微有点走神:“周亚夫这样冒犯皇帝,就不怕获罪被杀?”
浑进刷地闭了嘴。半晌,垂头丧气道:“该你了。你讲。”
于是叶护讲起乌古斯可汗的古老传说,乌古斯可汗坐在大帐里,用金鸡和银鸡,黑羊和白羊祭祀腾格里。乌古斯可汗生下六个儿子,给他们取名为太阳,月亮,星星,天空,山岳,和大海。六个儿子的后代在敕勒川下繁衍生息,生出高车六种,铁勒九姓。叶护的嗓音深沉又清澈,如汩汩流出的泉水,流成溪涧,流成长河,从容宽广地流进漠北更北的居延海。
浑进听着这些古老的歌谣,遥远又亲切的故事,只如一叶轻舟荡在波澜不惊的河心,舒适得像回到了母腹。叶护接着讲鄂尔浑草原上的苍眼狼王,讲坟墓中吸血食髓的武帕尔,讲他们夏天在篝火边跳舞,冬天在雪原上围猎,矫健的花豹咬住黄羊的脖子。
浑进不知几时起了困意,迷迷糊糊听见叶护问他“养过豹子吗?”方一个激灵醒过来。“养过养过!她叫菩萨,是勿斯离国进贡的猎豹,快得像流星一样……”
说到一半少年忽然住了口,乍想起回纥历史上有个深受爱戴的著名君长就叫菩萨,遂赧然道:“对不起。犯了你们的庙讳。”
叶护眨眨眼睛,想了一下才勉强猜出他的意思。“啊,这有什么。我们没那些规矩的。⸺你知不知道,死去的亲人会变成动物回来看我们。我家里就时常给狗和马取长辈的名字,就好像他们还和我们在一起。”
少年动了动嘴唇,很久没有答话。那天他们告别之前浑进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巧的金盒子,小心翼翼打开。“你摸。”
叶护好奇地伸出一根指头探进金盒,依稀摸到一绺柔软的毛发。
“这是菩萨的毛。她走之后,我时常在旧衣服上找到她的毛,一根一根收起来,就攒了这么多。”
叶护一点也没有嘲笑他的这份细腻心思,只望着那双清炯炯的蓝眼睛认真地说:“你这么爱她,她会回来的。”
官军收复东都的时候浑部兵马在黄河北岸攻河阳,广平王和郭子仪带领回纥兵在黄河南岸打洛阳。叛军吃够了回纥精骑的苦头,见到长辫子就闻风丧胆不战自溃。两岸战事皆势如破竹,安庆绪也如当日李隆基那样乘夜弃城而走。
浑进迫不及待想与伙伴相聚庆功,约在河阳桥南见面。那日刚到黄河岸边,却听见隔河的城池中传来异样的响动。登上中潬城远眺,只见洛阳坊市里火光四起,人喊马嘶的喧嚣在北岸都听得真真切切。不一时一处城门忽然洞开,惶恐失措的百姓鱼贯冲出来,像惊散的鸟群一样匆忙又无措地四处奔逃。
少年看傻了,还以为叛军忽然杀了回来。当机立断从中潬城里找了副甲胄,提枪上马沿桥冲过去。刚到河心却遇上一身常服的叶护,喜笑颜开地迎过来:“我等不及,就过来接你了。咦你怎么还戴着甲?不累么?”
浑进不及下马,匆匆向南赶。“洛阳出了什么事?你知道么?”
叶护哑然,伸手拽住伙伴的缰绳。“那是回纥兵……”
“什么?!”
两人僵持在河阳桥上。叶护目光闪烁,望着被滔滔河水吞噬的地平线。“当初和广平王讲好的。至东都乃如约。⸺对不起。那是我父汗的兵。他们来打仗就为了取钱帛……”
浑进眼前一片黑,一霎时什么都看不见听不见,只觉太阳穴突突地跳,疼得几乎尖叫出声。叶护见他脸色不善,小心翼翼挪动坐骑靠近少年,试探着伸手想去碰一下他的肩膀。“对不起……”
少年猛一抬头,伸手挡住了叶护的手。力气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他努力将目光聚焦在那张热切又诚恳、尚带着几分孩子气的脸上,以一种平静无表情的语调说:“你对不起的不是我。”
“我知道。你听我说,郭令公和广平王都在努力约束,城中富户也在募集钱帛,明天,你再给我一天时间,明天一定……”
少年神色飘忽地打断他。“那块玉。”他指着叶护腰间的蹀躞带,“玉上有一处瑕疵,在背面,我指给你看。”
叶护隐约记起少年给他讲过的某段汉人故事,如惊惶的动物般瞪大了眼睛。
而少年不依不饶地伸出手去。“拿来。”
叶护似乎已经预感到什么,一闪念间没有解腰带,只将带扣上的虎纹玉饰扯下来,屏住呼吸放进少年颤抖的掌心。
少年往掌心里又放了一枚狼牙。两件信物一黑一白,在金秋的阳光里熠熠生辉。
然后他飞快地合上五指,飞快地一扬手,赶在叶护发出惊呼之前将玉饰和狼牙一同抛进河心湍急的浊流里。
“从今往后,你没有我这个兄弟了。”
少年斩截地避开伙伴的目光,斩截地说完这句话,赶在任何情绪涌上心头之前调转马头飞驰远去。
回纥兵在洛阳城中大索三日,终于满载战利品兴尽而返。饯行那天唐军安排了盛大的宴会。而浑进偏偏在这时发起高热,人事不知地在帐中睡了一整天。
筵席散场,郭子仪前去看望浑进,拿烈酒给他擦拭额头,片刻的清凉让他暂时醒了过来。
少年抱着茶碗咕咚咕咚地灌,一双通红的眼睛却只在郭子仪脸上扫过来扫过去,欲言又止地寻求一个答案。
“走了。”
郭子仪只说了两个字。双方都心领神会。
他放下空碗,木然望进没有边界的黑夜,极度的疲惫淹没身心,软软地倒进郭子仪怀里。
“哥。我错了么?”凌乱的碎发揉出令人心焦的声响。滚烫的十指神经质地攥紧对方的衣襟,宛如初生的婴儿抓紧一切手边的东西以求取安全感。
郭子仪叹口气,亦如抚慰婴儿般轻拍他的后背。“你没错。你们都是好孩子。错只在我。我要是能像你四哥那样用兵如神,就不必向回纥借兵,也就不会有如今这种事了。”
少年微微松开手,仰起脸以一种迷惑的神情看着他。那样一来,少年想,他这一生大约都不会有机会认识那个回纥太子了。
他没来得及想清楚这循环因果,便在高烧的催促下重新陷入了无梦的昏睡。
郭子仪没有告诉他的是,叶护太子临行前专程来找他,让他转告少年:腾格里在上,一日为兄弟,世世为兄弟。等他回漠北打选骏马,很快就会回来与他们一起扫清残寇。
那时他尚以为,孩子们那么年轻,他们的故事远不会就此结束。
时隔一年半,浑进重新回到河阳跟随李光弼守城,已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浑瑊。李光弼听说后调侃道:“璞玉浑金,都教你占全了。”
他潦草地一笑,一反常态地没有多话。就连在李光弼面前他也不愿解释改名的真正原因:他的原名是蕃语音译。这曾让他珍视的母语,现在他只想离它再远一点。
此时经过相州之败,洛阳再度陷入叛军之手,郭子仪被罢兵权回京赋闲。那是少年经历过的最艰难最漫长的拉锯战。而真正令人疲惫痛苦的既不是格斗厮杀也不是耳濡目染的人间苦难,只是那种阴冷刻骨的孤独感。那段时间里他时常在夜晚走下黄河堤岸,将腿脚浸在流水中。河水汩汩流过皮肤的触感有时会让他莫名记起某种深沉又清越的嗓音。也有那么一些恍惚的刹那他会徒劳地捧起水中的泥沙,似乎在其中看到了一黑一白两件熠熠闪光的小东西。随即自嘲地放开手,任泥水从指缝间无声流尽。
河水从凉变暖,从浊变清。又过了一年半,仆固怀恩违令覆军,官军败于北邙,李光弼解职,随即出镇临淮。而朔方军不得不再次从回纥借兵来对付进逼陕虢的敌军。
这次带兵前来的是仆固怀恩的女婿,新继位的牟羽可汗。攻破东都之日,恣行剽掠远甚上一次,甚至超过了安史叛军的蹂躏。洛阳百姓畏惧官军,涌入圣善寺、白马寺寻求庇护。可汗怒焚浮屠,杀平民万数,火光累旬不熄。仆固怀恩和鱼朝恩所领的朔方军和神策军也不甘人后,以为河南诸郡长期陷贼,掳掠贼境乃是天经地义。自洛阳至汝州、郑州、汴州一带悉遭其毒,三月乃已。比屋荡尽,士民衣纸。
那时浑瑊如木偶一般被裹挟在沿途烧杀奸淫的官军之中,也曾千方百计制止部下和同袍的暴行,然而在那样末日狂欢般的氛围里一切努力都软弱到可笑的地步。从劫灰和白骨上踏过的时候他徒劳地设想,若是郭子仪和李光弼在这里,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随即又抛去这无益的假设,电光石火地闪过一个念头:那年叶护穿过乱兵肆虐洛阳城去见他的时候,大约也是这样的心境?
他还一直没有去打听叶护的下落。潜意识里他似乎已经预感到什么,却一直将那种心思藏在黑色的帷幕之后。不问,不听,就还都没有发生。
然而那一刻他终于忍不下去了。他再次闯进回纥营地,不再苦口婆心地劝那些与他同语同种的将士们怜惜汉家儿女,只四处询问“叶护为什么没有来?”
回纥人像围观傻子一样相视而哂:你问的是谁?你说你是他兄弟,可你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啊。
后来他终于从那些人的窃窃私语中大致拼出了真相:叶护返回漠北之后,父汗责怪他没有劫掠长安,遂在血腥的争储倾轧中失宠,竟至获罪被杀。现在的牟羽可汗是叶护的异母弟,对叶护的战功和死因都讳莫如深,以期用缄默的刀剜去那个孩子气的年轻人曾经存在过的最后一丝痕迹。
了解这一切的时候浑瑊已随朔方军麾师北上,喋血两千里直捣叛军巢穴,割下了史朝义的脑袋。叛乱结束的那一年他在蓟州看到了大海。
他的母亲去世很早。然而他深深记得美丽的胡姬有双和他一模一样的眼睛,亦深深记得母亲吻着他稚嫩的眉心给他讲,那种稀见的湛蓝来自大陆另一端遥远的海。
我还没见过大海呢。病榻上的母亲笑着对他说,等你长大了,代我去看看它。
而北方冬日的海是一片苍茫的灰黄,被巨浪一遍遍击碎的海平线上垂着欲雪的冻云。这或许并不是胡姬所向往的海。但少年仍旧认真地看了它很久。母亲说,世上所有的海都是相连的。
少年从砾石间拾起一枚小小的贝壳,伸出舌尖,尝到了干涸泪水的苦咸滋味。他将贝壳清洗干净,珍重放进母亲留给他的,雕刻着瑰奇的异域纹饰的金盒里。
回营的路上他路过无数曾经是港口、田垄、寺观和集市的地方。他们是八年里第一次踏足这片版图的官军,然而目之所及,兵隳榛莱亦与他们所熟悉的两京河南并无二致。战争有颗公平的心。它平等地取走每个人所珍视的东西,平等地给每一寸土地留下同样的苦难。
就这样结束了吗?少年在数里之外仍清晰地听见循环不息的潮音,心里一片空茫冷寂。以他敏锐的头脑他知道战争一旦开始就不再有终结,结束的只是他自己的纯真年华。
在那之后是朔方军与河东军同室操戈。仆固怀恩叛归灵武,自幼熟识的灵州留后浑释之劝他归朝谢罪,换来的却是一道冰冷的刀光。驻扎在河中的浑瑊尚未从失祜的巨大打击中清醒过来,南方又传来了李光弼的凶问。
在那之前他从未想过一个人的身体里可以容纳多少痛苦。真正身临其境时一度惊异于自己的冷静。⸺好像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是在收复灵武、葬事结束、一切紧张忙乱都尘埃落定之后他才开始感知那种海潮般连绵不绝永无止息的悲伤。视野里的每一件东西,意识里的每一个念头都牵着一缕心脏的绞痛。那种疼痛与他所承受过的一切战伤病痛都不同,它会呼吸,会吞噬,会生长繁殖,直至将寄主啃成一具千疮百孔的行尸。
某天他在夜寂无人时路过节度使正厅,偶然看到郭子仪在灯下眯起昏瞀的双眼,仔细拼着一张碎成千片的红漆弓。钢铁般的坚强隐忍瞬间崩溃。他跪在老人膝下嚎啕大哭,过于用力的拥抱让衰老的关节发出令人心悸的声响。
“二哥……你疼吗?”他像被魇住了似的一般般重复这不知所云的问题,哭得气噎声绝,尖利的悲恸刺穿咽喉,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哥……疼……”
在那样歇斯底里的宣泄中他甚至不知道老人有没有哭。亦完全不清楚对方曾以怎样的动作言语安慰他,抑或根本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哭到身体脱力眼泪干涸之后他才听见那个温厚的声音:“疼。疼极了。可这是好事。”
老人仍像童年时那样将他揽进怀里,在他哽咽窒息的时候轻拍他的后背。“阿进。你想起阿爷就难过,那是因为他还在你心里,还和你在一起。你疼一天,他就陪你一天。等到哪天不疼了,那就是他看见你长大,放心去走他的路了。
“阿进。你的好日子还在前面呢。你会有娇妻稚子,有嘉宾挚友,会有漂亮的马和狗,狸奴,豹子,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奇珍异宝。你会活到海晏河清的年月,给你的孙辈们讲那些他们想也不敢想,信也不敢信的疆场传奇。你会是他们一生的偶像和英雄,是照亮他们的太阳,指引他们的星星。
“阿进,等你到了那样的年纪,再想起你所失去的,让你心碎的,曾日夜折磨你的一切,你就会知道这悲伤疼痛何其珍贵。因为,这是他们留给你的最后一件信物啊。”
年轻的兵马使哭完了最后一滴泪,直起身体,定定望进那双衰老浑浊却温暖如初的眼睛。良久,举起衣袖温柔地为主将擦净满脸的泪痕。
“可是,我不会再有豹子了。”
“你会有的。”
在他告辞之后,老人脸上浮起一抹别有意味的笑。
在老人的耄耋之年,新君践祚,将朔方镇一分为三。朔方军主力所在的河中邠宁被李怀光一手掌控,而浑瑊被排挤到了北方边境上只有几千兵额的振武军。
浑瑊对这安排满意极了。时隔二十余年,青涩少年长成了威风堂堂的节帅,儿时所爱的一切都已化为遥远的寒星,但终于,他终于回家了。
军营官署早已不复天宝时旧貌,营中更见不到一张熟悉的面孔。然而沉厚的阴山仍是他的骨,丰美的敕勒川仍是他的肉,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仍是他温热的血,这些来自生命原初的晶莹记忆始终在原地守护他的童年,从时间的开端一直到世界的终结。日暮时分他来到残破的受降城下,给马除去鞍鞯,任它在荒草间自在驰骋。他跟在后面一路奔跑,跑向思归的落日,跑向隐现的晚星。跑到筋疲力尽倒在草坡上一路滚下来。天地间只剩下他一个人。没有唐国,没有叛军,没有刀剑和烽烟,没有战乱和一切人间苦痛,亦没有歌和笑,荣耀和繁华,喜悦和爱恋。
他躺在繁星之下,从怀里摸出金盒,摸着上面瑰奇的异域纹饰,摸着里面的毛发和海贝,直到将冰冷的金属攥出体温。
阿娘,我回来了。阿爷,四哥,叶护,菩萨,我回来了。
那年秋天振武军将东受降城修缮一新。为表庆祝,浑瑊与麾下众将在阴山脚下展开一场盛大的围猎。老兵们都说,这是天宝以降从未见过的盛况。幕中文士也都大开眼界,做了许多出塞观猎的诗篇。到了天色向晚时,猎物已经多到马驼不过来,就地剥了几只黄羊犒劳鹰犬,以减轻运输的负担。
众人正围观畜生们争食,部曲之中有个叫娑勒的胡人忽然来报告主将说,下风头的树丛里有动静,怕是血腥气勾来了什么猛兽。
浑瑊毫不在意:“就来一头老虎也不怕。”
娑勒汉话说不利索,却一直喋喋不休。浑瑊被他聒噪久了,也自疑心起来。畜生是不怕的。万一有什么贼人,倒也不可不备。遂令麾下上马备战,猎犬和猞猁也都从酣宴上被揪起来,满肚子怨气地屏息待命。
在鹞鹰的指引下他们很快找到了那片可疑的树丛。娑勒凝神听了片刻,没等主将下令,忽然赤手空拳钻了进去,紧接着便是一阵扭打的声响。浑瑊和裨将们慌忙下马跟过去,只见胡人正和一只文彩斑斓的豹子扭打。眨眼间胜负已分,豹子被揪着后颈皮摁倒在地,口里涎水四流,狼狈得一塌糊涂。
众人都大笑喝起彩来,纷纷过去想摸一把大猫。唯独浑瑊僵在原地不动不语,整个人都怔了。
胡人将豹子捆起来,拎到主将面前邀功。琥珀色的猫眼对上湛蓝的眸子。浑瑊心头一记惊雷,失心疯一般扑过去抱住了畜生。
众将都看傻了。眼见浑瑊给豹子松了绑,一人一猫满地乱滚,都以为主将被什么东西附身失了魂魄。情急之下已经有人抽出了刀。
浑瑊听见兵刃的声响总算回过神,抱着畜生坐起来。“住手!这是我的猫!”
猎豹顾不上为自己辩白,只重重地撞他的脖颈,舔他的脸颊,急于将自己的主权重新标记在主人身上。
那是郭子仪解除兵权后的第一个寿辰。往年都在军镇治所庆生,这回换到长安王府中,多少还有几分不习惯。川流不息的高官宾客,满地乱跑的孙辈孩童,无休止的箫鼓檀板和诵经声很快就让老人心生倦意。然而他还得耐着性子坐在那里受人膜拜。他是这大日子的主角。他得显出高兴的样子,好让旁人都高兴。
在那一片繁华喧闹中他始终觉得有什么事情不太对。他太老了,脑子转得极慢,到了第三天结束的时候才终于反应过来:“阿进。阿进怎么还没来?”
儿孙们敷衍地应了几句,尚不知道该怎样向他交待:浑瑊刚被收缴了兵权,此时怕是没有前来拜寿的心情。
谁料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清亮的嗓音:“二哥。闭上眼睛。”
老人笑一下,顺从地闭上眼。随即听到了一声宛转销魂的,喵。
老人知道浑释之没有忍心杀死猎豹,而是将它带到野外放了生。然而他们都一致认为重伤到那般地步的动物在那样兵荒马乱的地方完全没有生机。于是心照不宣地没有对孩子提起。至今没有人知道猎豹是如何活下来,如何养好伤,如何穿越了数千里的战火疮痍回到自幼生长的故乡。就连最精通驯豹之术的胡人也断言猎豹的寿命绝不可能有这么长。然而浑瑊对此没有任何怀疑。就算不看毛片之下一道道熟悉的伤痕,单凭那一双眼睛就足以确认她的身份。
死去的亲人会变成动物回来看我们。他对每一个质疑这近乎神迹的奇闻的人言之凿凿:她能活这么久,是因为有那么多人想回来看我啊。
晴暖的冬日午后,老人靠在榻上在院里晒太阳,身上盖着一只呼噜声震天的大猫。
“我小时候有一次,被马踩断了腿,躺了一个多月。它就这么盘在我身上打呼噜。”浑瑊将毛茸茸的尾巴放在掌心里捋过来,捋过去。“五哥说,猫受伤的时候就打呼噜安慰自己。她看见人疼痛受罪,就去给人打呼噜疗伤。⸺她这是心疼你呢。”
老人一直闭着眼睛不答话,也不知听没听到浑瑊的胡说八道。长久的静默之后浑瑊以为他睡着了,准备抱上猎豹一起离开。
老人伸出枯槁的手,将大猫搂得更紧些,低不可闻地梦呓了一声,菩萨。
END
文中的两个汾淮梗:漆弓拼图参见《遗弓》。菩萨梗参见《邪教》和《过年》。私设郭子仪调戏临淮的时候会叫他菩萨。后来史思明不知道怎么听说了这事,遂发明了“地藏菩萨”。